無論是“包年付費”,還是“點擊付費”都是一種互聯網廣告付費模式,很多好有人很難把一個企業的成功歸咎為“是否使用了“包年模式,還是 點擊模式”。
雅虎,是最早推出搜索引擎廣告付費的公司,不過采用的包年方式。而流量并不高的google采用的點擊付費模式,其結果是google越來越強大。而雅虎市場份額一直逐漸萎縮。
搜狐之敗,百度之興
搜狐是中國最早推出搜索排名廣告的,廊坊商昊公司榮幸的成為搜狐第一批代理商,搜狐采用的包年付費模式 。2年下來做了200多客戶,續費率卻不足30%。后來廊坊商昊網絡有成為百度早起的代理商,百度采用的點擊付費模式,完全不同于搜孤的模式,結果是續費率高達80%。
在2004年,百度的流量未必超過搜狗,我開發的客戶都是本地的生產企業,并無二異,那究竟是什么原因,導致客戶鐘愛百度,憎惡搜狐呢?
網上流傳這很多搜狐失敗,百度成功的版本。但趕海愛采購小編卻認為兩者采取不同的“搜索廣告付費模式”,才是2家公司分水嶺。對此我深有體會,由于搜索采取的關鍵詞包年方式,例如客戶可以用5000元購買一個“無縫鋼管”的搜狐前三位排名。而百度采取的是“可以發布無縫鋼管,無縫鋼管價格,無縫鋼管廠家,無縫鋼管批發,無錫無縫鋼管等等幾十個詞 點到才收費”。 可以說“百度流量是不如搜狐,但通過幾十個詞的發布,對于一個企業廣告效果確是流量巨大,可以說百度給企業在一個小河溝里張了一張無比巨大的網,讓小河溝的沒有一個漏網之魚?!笨上肟芍?,即使百度的搜索流量當時遠遠低于搜狐。幾十個詞的流量,肯定遠遠大于搜狐,僅僅“一個無縫鋼管”的流量。 搜狐就像是大河里,扔下了一小段網, 河雖大,網眼太稀,根本網不住幾條魚。結果可想而知,一年以后搜狐的客戶效果并不明顯,5000元花完,不在與搜狐合作。
而百度首次預存僅僅1500元,1個月后就消耗完了,客戶續費,一年消費幾萬是常有的事。得到大量廣告費的百度,手握巨額資金,可以進一步,完善百度產品,最終獲得勝利。
所以,采取不同的商業付費模式,才是 “搜狐之敗,百度成功”的最直接原因,也是兩個公司的分水嶺。